Board logo

標題: [綜合技術] 反手弧圈的要诀 [打印本頁]

作者: 肉吧唧    時間: 2015-2-27 22:08     標題: 反手弧圈的要诀

[attach]28871[/attach]
许多朋友问反手弧圈有没有比较简洁一点的口诀,好记,好领悟。我想应该是有的,但也不会是绝对的。口诀旨在抓住技术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一个粗略的描述,它所反映的是技术动作的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部,因此,口诀只能是作为我们领会技术动作的要领,用来熟知某一技术动作的基本结构,掌握技术动作的大致趋向。现实中,我们对技术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说使用技术会有不同的心得,因此,对某一技术动作总结出来的的口诀也会有所不同,这是我们在理解人家提炼出来的口诀时应当注意的,也就是说,对于口诀,我们要灵活的去加以领悟,切勿机械理解,尤其在技术动作的细节上,更要注意自己去深入体验和加以琢磨。
    我认为,反手弧圈可以用“转、垂、领、甩”四个字来加以理解,其中,前两个字是动作的起始部分,也就击球之前的动作要领,后两个字是击球时动作的基本形式。
    转,是指动作起势,即拉球之前先转髋而不是先动手。其中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细节,左髋向后转动的同时,右膝向前弯曲的程度比左膝要大,这样便于拉球的时候右腿能蹬伸用力。转髋的幅度不要太大,开始控制在两脚不发生转动的范围内,以便于拉球动作的稳定性。熟练后,可以适当加大,但身体的重心要尽量保持在前脚掌上。另外,转髋时要注意收腹,不要展体。
许多朋友问反手弧圈有没有比较简洁一点的口诀,好记,好领悟。我想应该是有的,但也不会是绝对的。口诀旨在抓住技术动作的主要环节进行一个粗略的描述,它所反映的是技术动作的主要特征,而不是全部,因此,口诀只能是作为我们领会技术动作的要领,用来熟知某一技术动作的基本结构,掌握技术动作的大致趋向。现实中,我们对技术会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说使用技术会有不同的心得,因此,对某一技术动作总结出来的的口诀也会有所不同,这是我们在理解人家提炼出来的口诀时应当注意的,也就是说,对于口诀,我们要灵活的去加以领悟,切勿机械理解,尤其在技术动作的细节上,更要注意自己去深入体验和加以琢磨。
    我认为,反手弧圈可以用“转、垂、领、甩”四个字来加以理解,其中,前两个字是动作的起始部分,也就击球之前的动作要领,后两个字是击球时动作的基本形式。
    转,是指动作起势,即拉球之前先转髋而不是先动手。其中有一个要特别注意的细节,左髋向后转动的同时,右膝向前弯曲的程度比左膝要大,这样便于拉球的时候右腿能蹬伸用力。转髋的幅度不要太大,开始控制在两脚不发生转动的范围内,以便于拉球动作的稳定性。熟练后,可以适当加大,但身体的重心要尽量保持在前脚掌上。另外,转髋时要注意收腹,不要展体。
甩,实际上是重点强调发力击球时的动作形式。领与甩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构成了反手弧圈击球时的两个基本特征,没有领就不可能有甩,有了领而不会甩,领也体现不出效率。仔细体会我们会发现,甩之前身体会有一个适度的拧紧状态,当进入到击球环节的时候,首先是转髋,即左髋向前爆发式的扭转,将下肢与腰部的力量传递到上肢,并通过以肘关节支点的骨杠杆运动(领),整合到前臂末端(即板头),这种集全身各个身体部分的力量,在瞬间爆发出来,并最后通过前臂体现出来的动作形式,非甩莫属。当力达末端,球顺势而出后,动作也随即完成。
上面我们对“转、垂、领、甩”四个字所对应的动作分别尽享了表述,目的的便于大家能更好的体会拉球动作的主要环节内有哪些重点内容,但实际上,拉球动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动作口诀仅仅只能当做我们认识技术动作的一个借鉴,而不是规范,更不是准则。同时,我们这样分析也是建立在静态或者说是我们认为理想条件的基础上的,比赛中使用技术的空间会发生变化,因此,灵活的掌握反手弧圈技术仍然是我们练习时努力的方向。
- 本文出自乒乓网,原文地址:http://www.pingpangwang.com/thread-4193-1-1.html
作者: Alpha    時間: 2015-2-27 22:15


作者: samson2012717    時間: 2015-2-27 22:38


作者: 金擇魚    時間: 2015-2-28 00:01

換左幅相啦,福原愛反手打長膠.
作者: shlam6    時間: 2015-2-28 00:03


作者: Alpha    時間: 2015-2-28 11:43

唔講真唔知!是否真反手用長胶?
作者: ArcoLee    時間: 2015-4-27 17:25

好似係粒仔! 彈人為主.
作者: 閃人    時間: 2015-4-27 17:29






歡迎光臨 香港乒乓網 (http://www.hkttf.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