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綜合技術] 「偉論」時間──我的乒乓球哲學 [打印本頁]

作者: davidlai0426    時間: 2015-3-28 22:49     標題: 「偉論」時間──我的乒乓球哲學

1.  練球要「務實」
練球目的是為了「實戰」,以前我會經常練習「基本功」,例如:正反手對攻、對拉等。現在我會除了間中一星期一次找朋友幫我練波之外,每日我會自己練半小時發球,強調發球的磨擦、撞擊、連貫性、流暢性及重心還原,以便下一扳的銜接。因為發球、接發球是攻防體系的核心,發球、接發球是幫助自己進攻的開始或牽制對方擊球的質量。
2.  打「文化球」
業餘練習只會比專業的少,再加上我們不能恆常練波太多,工作、家庭等事情都需要處理,練波時間不多是正常,所以我會打「文化球」,除了練波,也會在工餘時間外,多看一些有關乒乓球技術的文章或觀看有關乒乓球技術的錄像,提升個人思想及技術水平,思考及實踐應用在練習和實戰上。

除了打球,有時間應該多閱讀,除了減壓外,提升自己對人對事的理解,對打球或了解技術、分析對手心理很有幫助。
3.  要建立屬於自己的打球模式
除了練習基本技術外,也要練習怎樣銜接每項技術,建立屬於自己的「攻防體系」。自己的打法是快攻、快攻結合弧圈或弧圈結合快攻?因為不同的打法對器材的選擇都會不同。
就以自己為例:我的打法是傳統橫板快攻打法,再加上正手拉加轉弧圈球,反手快撕。所以我會加強發球的變化,怎樣由下旋球過渡到上旋球下些工夫。這些都是需要自我了解,對自身的打法有所認識。
4.  器材要固定
如果各位有留意的話,我用的膠皮都是差不多一樣的,都是正手729啟源,反手是Butterfly Tenergy 64。球板都是Stiga Clipper Wood、DHS032等。選擇器材的首要條件是了解自己的打法,知道器材的選擇是為了配合自己的打法。固定器材才可以對提升個人技術很有幫助。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有屬於自己的個人獨特性,你我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心態不同,所以我的例子不能代表一切,只能給大家一個參考。

我的說話暫時到此為止,未完待續。


[ 本帖最後由 davidlai0426 於 2015-3-29 13:59 編輯 ]
作者: tomtom1995    時間: 2015-3-28 23:11     標題: 回復 1# 的帖子

感謝師兄分享,小弟學到嘢啦
作者: 速鳥    時間: 2015-3-29 00:26

感謝師兄分享,小弟學到嘢啦x2
作者: atcf    時間: 2015-3-29 07:18

謝謝提醒和分享。。。。。
作者: Alpha    時間: 2015-3-29 08:14

多謝分享!




歡迎光臨 香港乒乓網 (http://www.hkttf.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