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綜合技術] 高木和健一正手弧圈球技術 [打印本頁]

作者: samson2012717    時間: 2015-4-23 16:30     標題: 高木和健一正手弧圈球技術

http://www.pingpangwang.com/thread-30481-1-1.html

《国家队教学》第4集中根据高木和健一的动作示范进行正手弧圈球技术的讲解,其中讲到了一些小的细节和不同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提到的是站位,一些国手在拉弧圈球的时候,双脚站位比较开,身高较高,双脚更开又利用压低重心,但是如果站的太开了,也会影响到脚下的快速启动。

      再就是国手在拉弧圈球的时候,脚下很少会大幅度的去进行蹬转,很多国手发力比较充分,腰胯的发力力量集中,脚下站的稳更利于出手的稳定性,但是业余爱好者和小运动员发力往往需要脚下的充分蹬转来辅助发力。

      本集视频当中提到的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拉球引拍前的等待期,这是拉高质量弧圈球的诀窍!很业余爱好者很难体会到摩擦球,主动发力的感觉,拉不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就是缺少了这个等待期。这个等待期就好比,拉弓射箭一样,你只有先把弓拉开了,瞄准了,才能把弓箭射的远而准。拉弧圈球也是一样,你只有先准备好了,把动作先引开了,蓄好力了,才能把瞬间的力量集中在击球的那一个点上面。
作者: tomtom1995    時間: 2015-4-23 17:05

感謝分享
作者: sing127    時間: 2015-4-23 17:33

想請教拉球引拍前的等待期應該是怎麼樣的動作才能拉出高質量的球呢?
作者: 省港騎乒    時間: 2015-4-23 18:35


作者: samson2012717    時間: 2015-4-23 19:23     標題: 回復 3# 的帖子

击球前的停顿--追求真快,不要假快



  很多人都知道“身体跟球"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体会到高手在实战中真正到位的球击球前会有一个明显的停顿, 这个停顿就是"身体找球,重心右移下沉 主动蹬腿迎前"的特征, 而不是急急出手的"假快" .













  这个停顿,就是把能量储蓄到右脚再爆发出来的过程,以及,手等腰,腰等脚的准备。右脚到位踩稳,重心做好调整之后,蹬腿把重心送出去,这球质量自然就高了。所以平时就是要多练右脚找球的能力,重心要充分地压到右脚靠反作用力把重心再蹬出去,不管发多大的力量都要求自己,每一球都要把重心迎前的动作做足。(这边的迎前方向指的是击球方向)
  我跟同事在观察俱乐部的高手拉球的时候,就发现了这个停顿感,那位陪练在爆沖一板时也是如此, 这是一般球友们没有的都是急急出手都把注意力放在手了,那是"假快",我认为这就是其中的差距。














  我现在练拉上旋来球没什么分前冲或者加转,摩擦动作上差别不大(不含起下旋加转那板),就只有力量大小跟击球时机的早晚(发力方向配合改变). 平时练球, 我认为就是要把动作做足 球挂过去 放松轻拉,多练走动拉而不要练力量跟速度 先要求跟球到位的能力 去感绝那个"停顿" 把重心迎前才出手,  才能達到"真快"的境界,等力量顺了再慢慢加重.或者是三板轻拉一板加重.拉冲,其实是身体在冲 靠的是两腿的重心转移节奏加快,不是手的动作加快. 暴冲的主要秘诀在脚而不在手。
  击球前人的重心 有如弹簧般的往右脚下压再反弹回来的过程.也就是击球前腿要先主动蹬出,重心要主动迎前(迎前方向同击球方向) ,只把右脚当做转腰的支撑是不够的,重心转移也不是被动式的转移. 这样才能做到“身体跟球”提高拉球的质量。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sortid%26sortid%3D8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5-4-23 19:34 編輯 ]
作者: dt2ln    時間: 2015-4-23 21:55     標題: 回復 5# 的帖子


作者: andypoon    時間: 2015-4-24 02:34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ArcoLee    時間: 2015-4-27 11:13

great article!
作者: 閃人    時間: 2015-4-27 13:42

Thanks for sharing




歡迎光臨 香港乒乓網 (http://www.hkttf.com/)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