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綜合技術] 先學好傳統正手攻後再學弧圈球與一開始就是板型前傾學弧圈球比較分析

本主題由 (=^x^=) 於 2023-10-31 04:20 下沉
引用:
原帖由 h51860 於 2015-2-17 15:36 發表
板型較直立的就不叫弧圈球了,是純粹的快攻球。它是較容易咬住波,但製造不了旋轉。板型前傾的話,建議角度45度左右適合拉前衝。
熊教練,如果來球是上旋球,球入板的角度接近直立,觸球後的一瞬間前臂帶手腕旋轉,出球後板形大約是45度,請問這樣可否是前衝孤圈球?你肯定板形直立觸球一定是快攻,不能製造旋轉嗎?

TOP

引用:
原帖由 乒乓小王子 於 2015-3-2 15:04 發表

熊教練,如果來球是上旋球,球入板的角度接近直立,觸球後的一瞬間前臂帶手腕旋轉,出球後板形大約是45度,請問這樣可否是前衝孤圈球?你肯定板形直立觸球一定是快攻,不能製造旋轉嗎?
熊教練,能否回答,如果是怕或是因為負遷移的原因,小弟是可以理解。

TOP

引用:
原帖由 h51860 於 2015-3-4 11:13 發表
這種方法還是撞擊,當然不如板形大約是45度去擊球啦。前者是打(還是製造不了旋轉),後者是打摩結合(比較均衡的旋轉)。
小弟不材,我識有教練是做到上旋來球,球入板的角度大約是直立(80-90度),觸球後瞬間前臂帶手腕旋轉,出球的角度大約是45度,拉出前沖弧圈球。
他也能將上旋來球球板的角度直立(80-90度)觸球製造旋轉。他能就每一個項目拍片示範,他的學生也能拍片示範,如果每一個項目做到,熊教練能為這個教練和他這些學生就每一個項目送一塊super張繼科嗎?以當獎勵他們。價錢和數目不多,熊教練最多只需送上限50塊super張繼科就可以。

TOP

引用:
原帖由 h51860 於 2015-3-4 12:10 發表
他說球入板的角度大約是直立(80-90度), 而實際上他板與球接觸時是前傾45度,這才是拉出前沖弧圈球的原因。也就是說,要看板與球接觸時的實際板形,而不是看球入板前的角度。情形就像馬龍的反手台內翻挑,球入板前的 ...
不用多說,如果用慢鏡拍片,看到球入的角度是(80至90)度,是否送super張繼科?球入板角度直立(80-90)度制造出旋轉是否送super張繼科板?

[ 本帖最後由 乒乓小王子 於 2015-3-4 12:19 編輯 ]

TOP

引用:
原帖由 eric985281 於 2015-3-9 15:09 發表


熊教練似乎不止實際落場打,就連理論水平的正確性都是有待商榷??
熊教練真是確定實際上拍接觸球時的拍形是約45度才拉到球?

再提醒一下,熊教練之前就說80/90度接近垂直的拍形只是快攻而製造不了旋轉,確定了嗎? ...
先提醒屈機反手發球王兄,千萬不要同我爭愛心贈板計劃,只是問問題或討論好啦。

TOP

我怕熊教練資金有限。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