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喜欢乒乓球的人,我常拿它和网球作对比。我喜欢打乒乓球的刘诗雯,也喜欢网球场上的费德勒,这就像曾经我喜欢孟庭苇,现在我喜欢蔡健雅。无论运动,还是流行歌,都是有一个流行度、保质期的。那些闪耀在过去的明星,无论他们当年怎样占据我们的心灵,在现在的时空里依然被毫不留情地遗忘得一干二净。
费德勒拿到了第15个大满贯,超过了桑普拉斯的14个。虽然少了纳达尔的决赛,让人有些遗憾成色不足,他依然无可辨驳是网球场上的统御者。他和桑普拉斯的不同之处在于,桑普拉斯是发球上网打法,而他则坚持底线,虽然作为变化,会偶尔来到网前。费德勒在大满贯头衔上超越桑普拉斯,不仅是更伟大的英雄替代了原来的英雄,也意味着发球上网作为一种曾经的战术,已经在当今的网坛绝迹。不仅赛场上看不到刺激神经的上网战术,就连14冠这样的奇迹,也被底线型打法超越。
这和近台快攻在乒乓球打法上的没落何其相似!现在的乒坛,是清一色反胶弧圈的时代。从头到尾,都是两个人不知疲倦地用弧圈对拉、对冲。乒乓球变得更像是种体力活,而不再是一种轻灵、优雅的运动。
功利主义、成名须趁早、主流技术……在这些思想的统治下,一切都得向成绩让道,一切都得向金钱投降。我们再也无法在赛场上看到正胶的精神抖擞,长胶的永不言败,生胶的守中反攻,而要忍受冗长、乏味、千篇一律、规整强悍的反胶对拉。
连专业人士也承认:“从专业的角度看,直板正胶打法还需要不断创新,但是对业余乒乓球爱好者来说,直板正胶打法依然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这正是我看到刘国梁在巅峰时刻,拼命封堵瓦尔德内尔弧圈时,热血沸腾、心驰神往的原因。那是一种怎样的“诱惑”!在极速的弧圈球轨迹上找到最高点,酣畅淋漓的发力扣杀,用整个身体的重量把球压向球台,毫无惧色的果断突击,啊,这是慷慨赴死、绝不回头的纯爷们儿打法。
这种打法——近台快攻——已经和发球上网一样被专业队员摒弃了。所谓的创新只能是个梦罢,没有人使用的结果,只能是失传。这类似于国内大行其道的拆除古迹,建起欧式的新楼。我们习惯了扬弃,习惯了在倒浴盆脏水的时候把婴儿一起倒掉。每当我看到日本选手使用桧木方拍抢拉弧圈,每当我看到韩国队员用颗粒削球,每当我看到欧洲球员违反定律用反手狂冲,每当我看到他们一个个淹没在中国队精密、冷酷的群体之中,总不免叹息,总不免回想近台快攻曾经的辉煌、光荣、独一无二。
而现在,我们的特色是什么呢?中国式圆拍?直拍横打?砍式发球?……我不知道在未来,它们会不会为了成绩,而再次被丢弃,被遗忘,就像近台快攻一样。也许我们什么也不需珍存,我们只要胜利。这是多么冷酷啊!
我独自琢磨着近台快攻的快乐,就像在传记中怀念英雄。
(精英乒乓網:
http://www.pingpang.inf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