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綜合技術] 放鬆能讓你的移動更加的順暢和靈活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430&extra=&mobile=2
軀幹的力量
https://www.gdaily.org/28815/mudvod-tvbox-apk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23-3-28 13:23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各位聽眾大家好,上回書說到小柳發正手短側上,馬神擺短冒高,小柳見勢立即啟動準備爆衝,然而這爆衝的第一步是為最重點,為何為最,且容我慢慢道來,見圖說話。



      我們現在將關注點移到柳承敏的身上。這里首先要說明一個我所說的第一步是什麼意思。我國文字博大精深,小的深恐大家會錯了意特此說明下,沒有貶低大家智商的意思。這裡的第一步其實是第一個步驟的意思,這包括:在思想上拿定我要爆衝這個主意前的一些過度動做;思想確定我要爆衝這個過程;確定後第一個動作(實際的第一步的動作,但仍舊不是單純的腳,這仍是一系列的動作,且待下文詳解)。那麼我們就先從這思想上沒確定前的過度動作說起吧。

仔細看柳發球後的右腳,對,顛了一下,確切的說他的重心有個輕微的騰空但是很低,大腿彎曲,身體前傾,此時重心的投影應該在右膝蓋的左前方一點的位置。再看左腳,腳尖著地,同樣顛了一下,但仍是腳尖著地。再來看那瞬間的手,基本垂直於底線,這個姿勢有個很短暫的停頓。

      好了,在腦海裡再回想下這個動作,下一步就呼之欲出了,對就是側身的準備動作!從這個動作至少能看出:柳十分依賴正手,無意識的準備動作都做的正手準備;顛一下的目的是什麼?為真正的第一步能極速的啟動做準備,當顛起的右腳落地的時候右腿正好能吃上勁,這樣才能發力猛蹬,才能做出那誇張的第一步;這個動作是模仿不來的,這是千萬次訓練形成的動力定型,潛意識裡面的東西,如果你也經歷了這麼多次練習,你也會形成一套潛意識裡的東西,或許不一樣,但是是最適合自己的。喏,這就是最適合人家柳的東西——柳氏墊步。

這時他還沒決定自己下一步要用哪種技術來擊球,但是他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並沒有閒著,他在看,並用看到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處理後整合出一個結果:哈哈,老馬你上套了,擺短冒高,我要爆衝帶走你了!你或許會疑惑,他的注意力明明在盯球,分析球上面,為什麼還能做出這麼完美的柳氏墊步?這就是動力定型的意義,這就是千百次訓練的意義,這就是大神之所以是大神的原因!無數的訓練只有一個目的,解放大腦!讓自己在幾乎沒有大腦參與指揮只用發送一條簡單指令的情況下就做出完美的準備動作,此時的注意力大部分被用來分析對方的來球以決定怎樣對後續動作進行微調才能不失誤,才能更致命,才能穩穩的拿到這一分。其實要我看,顛這一下非常精彩,怎麼吹都不為過,不信?不妨想想,發球,他練了無數遍,自己發球別人又影響不了;正手爆衝那更是每日練習的重頭戲,一個反手很少用的人當然主要練正手了。那麼唯一的變數在哪裡?就在這一顛的時候自己的決定。我們且將這一顛分為起和落,那麼他必須要在落地之前決定我下一擊用什麼動作,更確切點就是決定落地後自己的腿朝哪個方向蹬。

      假設,這裡我們的老馬真的採用了劈長,但他大膽,沒劈反手直奔柳的正手底角而去,那麼柳怎麼應對呢?首先毋庸置疑的是他肯定會先做出柳氏墊步,這個動作應該和上圖的動作幾乎分毫不差,真正的區別在落地後腿蹬的方向。如果他破釜沉舟,賭定馬琳擺反手,落地後直接向左蹬準備上圖的爆衝,這結果就是根本沒可能追上正手底角的劈長,發現已經為時已晚很勉強的做出撲正手最後夠不著球丟分;反之他判斷沒錯,一顛落地直接向右蹬飛身撲正手繼而進入正手相持那誰得分就不好說了。

      綜所上述,預判,乃重中之重,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比賽結果。何時預判?發完球調整的時候就要很專心的做,越專心效果越好。怎麼專心?通過更多的練習讓各個動作進入潛意識才行。什麼時候必須得出結果?顛的那一下落地之前,晚了借不上蹬地反彈的力量,必然錯失先機。

       好了,此時柳已經獲得了足夠的信息決定要爆衝老馬了,也知道自己要怎麼爆衝了。此時他的右腳剛好踩到地面上,大腿的肌肉正吃上勁能蹬到任何他想去的地方,當然月球除外啊。球在反手位所以要向左蹬;球半高不出台所以不用蹬太遠,但要讓出足夠正手甩直了的那一板的空間才行,落地後自己的身體距離球剛好有伸直一臂的距離;重心基本是橫向移動的,但是因為身體從正對球檯變的側對球檯,所以支撐的右腳的位置變化(重點1)導致重心有了向前移動的趨勢;在重心平穩橫向移動的同時,上身更加前壓的同時略向右倒(重點2),右臂順勢打直置於屁股後面;左腳由之前的輕微點地變成現在的更輕微點地(重點3 ),幾乎是輕輕放在地上(重點4),但是最後的重心投影並不在右腿上,而是在兩腿之間偏右腿的位置。

這是開始蹬,



這是結束




此處要為大家掰開揉碎的地方較多,尚需組織,且聽下回分解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11-12 17:36 編輯 ]

TOP

http://www.chinatt.com/forum.php ... ge%3D1&mobile=2圈可真是一個完美的你不可以有任何的更改和變動,或者說是在動作上的稍有懈怠和疏忽.

最近我覺得我的站位,重心的轉移,引拍都沒有問題了呀,怎麼弧圈球的穩定性和質量還是忽高忽低.手臂的放鬆也是今天松明天緊的.這幾日才忽然悟到以前被忽略的一點,也是各位版主曾說過的"鎖肩鎖肘".

如果說用腰引拍,是將下身的力量像彈簧一樣被擰住了,這就是蓄力,然後才在蹬轉的階段再把這種力釋放出來.但需注意的是,這種力量也僅僅是被釋放傳遞到上身而已,並沒有傳遞作用到球上.

那如果才能作用到球上呢,這幾天個人的感覺就是上身也需要一個擰,這個點就在肩與肘的共同作用下被擰住了.這時由下身蹬轉傳遞上來的力量會傳遞到這個點上.然後形成一速,再然小臂收縮,形成二速.

個人覺得這樣的發力方式才是順暢的,小臂也才能做到放鬆.我仔細體會一下,感覺到當蹬轉的力量通過腰傳到上身的時候,這個力量的承受應該就在肩上.在沒有形成一速的時候,千萬不要把力量傳到小臂上,否則小臂會是僵直的,發不上力.可如何才能讓小臂在這個時候不受力呢,這就要說到肘的作用了------鎖肘.或者可以這樣說,一定要把肩和肘看做一個整體,肘與肩不可以作任何左右或前後空間上的位移,這也是三位版主所強調的肘必須在腰的右側,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上身的"擰",上身的蓄力,也才能形成快收小臂,形成鞭打效果.

個人還認為,別看這小小的一點鎖的作用,如果做不到,辛苦動用來的重心轉換的能量會在瞬間分散得無影無踪.

發此帖,第一個目的是希望三位版主和各位大俠點評指正;第二個目的就是和有類似情況的球友們共商討論,第三個目的就是形成文字,鞭策自己不要再忘記此點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8-11-22 18:13 編輯 ]

TOP

三把鑰匙獲取訓練法,幫助孩子們走向成功!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一切技術動作無論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都是肌肉用力行為。因此學習,掌握乒乓球擊球動作是一個不斷追求合理用力行為過程,而不是苛求“動作規範”的過程。

王吉生老師獲取訓練法之第一把鑰匙:下肢推動身體,軀幹帶動四肢。

依據“蹬地移動身體,轉腰用力擊球”的分工,在整個擊球動作中,腿的作用是支撐用力,腰的作用是轉向用力,手的作用是調節用力。

基礎用力應該是撐轉之過程,左腿支撐身體重心,並以此為軸向右後方轉腰,轉腰用力帶動引拍的同時也帶動右腿移動。

身體重心迅速轉至找到合適位置的右腿上。隨即以右腿支撐身體為軸向擊球方向轉腰,向前轉向用力。轉腰用力帶動手臂揮拍作用於擊球瞬間。握拍手操控球拍做槓旋調節用力。用於駕馭擊球的弧線軌跡。

TOP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三把鑰匙訓練法之訓練筆記(五十七)

北京孟大夫 LV14乒乓國家二隊
11小時前 +關注
  案例-57用?三把鑰匙?教會於麗雅正手進攻的手指前臂調節用力。

   

    於麗雅雖然通過?三把鑰匙?解決了正手進攻中通過轉髖帶動引拍和揮拍的基礎用力問題,但是由於她還沒掌握擊球瞬間手上的?調節用力?技巧,因此她還無法有效的製造旋轉和駕馭擊球弧線,這是接下來還是要繼續用?三把鑰匙?幫助她解決調節用力和握拍用力的問題。

   

    經過觀察,我發現於麗雅正手進攻動作的擊球瞬用力只能傳遞到球拍的拍柄部位,並沒能有效作用於球,可以說是?手上沒動作?、控球沒感覺。

   

    於是我決定分兩步教會她?頂撥加旋擦?的調節用力動作。我先告訴她觸球瞬間的用力要通過球拍背麵食指尖的?頂撥?用力加速傳遞到球拍擊球的部位,進而作用於球。我解釋說,這個食指?頂撥?動作實際上是球拍在握拍手中瞬間做出的槓桿加速動作,此時握在拍柄後面的手指是槓桿的?支點?,食指是?用力點?,球拍觸球部位是?受力點?。

     

    接下來我讓她右手握拳比喻做球,我將球拍貼在她拳頭的中部做頂撥用力,讓她體驗球拍擊球瞬間的球拍用力變化。為了加深她的體驗,我讓她伸出右手比做球拍,我用右手握住她的手指,再用食指在她手掌上做頂撥用力。最後我拿了一個乒乓球頂在她的球拍上,讓她做食指頂撥用力,並通過從球體上傳遞過來的力量感受,判斷她用力的誤差,給予調整。

   

    當她基本上掌握了徒手用力的要領之後,開始上台練球。最初我要求她不要引拍做大幅度的揮拍動作,只是將球拍放在離球較近的位置上,放鬆手臂,做小幅度、輕力量的揮拍擊球,重點體會擊球瞬間的食指頂撥用力,然後逐步放大動作幅度,在保持頂撥動作的前提下逐步增加擊球用力。

'力還停留在握拍的拍柄上。

   

    於是我按照第三把鑰匙——握拍輔助用力的要求對她進行觀察,發現由於她擔心球拍脫手,因此後三個手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同時緊握拍柄。由於拍柄被三個手指握死,也就限制了食指頂撥力的發揮,進而限制了球拍在握拍手中槓桿加速動作的幅度。針對這一情況我要求她放後三個手指,或只用其中一個手指用力握住拍柄作為槓桿的支點即可。

   

    經過這番調整,再次上台擊球的她終於將擊球力量通過手指傳遞到球拍的擊球部位,並能全部釋放到擊球瞬間。

   

    接著我趁熱打鐵,要求她在頂撥力?頂住?來球的瞬間,增加內旋前臂的用力——在向前頂住球的基礎上,做前臂?旋擦?用力動作,用以製造擊球旋轉和弧線。改變她過去摩擦球總是用向上或向內收前臂的動作用力,使食指向前的頂撥用力與前臂內旋向前的用力融為一體。於麗雅終於打出了有速度、有力量、有旋轉,並有弧線保證的弧圈進攻擊球。

   

    高興之餘,於麗雅告送我說,半年前我曾對她們講在擊球瞬間要用手指的頂撥力。那時她們都很困惑,無論如何想像不出手指在擊球時是如何用力的,現在終於弄明白啦。以前她的擊球力量總是發不出來,非常鬱悶,現在通過食指的頂撥用力加速,好像長期被阻滯的力量終於找到了一個宣洩的出口。

   

    九月下旬,她返回上海乒乓球學院,發回了一條微信說:?我今天第一次跟上海體院女隊練球了,感覺特別特別好。今天和比較強的女孩兒練,儘管有些失誤,但是我感覺到了自己的進步。關鍵是球有弧線,有力量,太棒了?

   

    在這個案例中,由於手指的用力是瞬間細微的動作,無法讓運動員看得很清楚,因此用手與手,球拍與手,球拍與球的接觸用力方法,讓運動員從自身的用力和受力感覺中體驗正確的用力是有效的方法。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1-12 18:36 編輯 ]

TOP

為什麼乒乓球運動員打球要保持含胸收腹的姿勢?http://www.pingpangwang.com/home ... rofile&mobile=2

含胸收腹,看似兩個部位,實際上兩個部位的動作是相互制約的,但收腹是基礎。我說的收腹,並不只是彎腰了事,而是必須把腹部肌群適度繃緊,這時你會感覺到在腹部中間位置有“一塊”比較集中的地方,利用脊椎將這“一塊”再向後移,就會有屁股微翹的感覺,同時也應會感覺到臀部肌肉在收緊;胸肌自然的配合腹肌的收緊和脊椎的“牽引”即自然的形成正確的含胸動作了。收腹是基礎動作,而含胸則是隨脊椎牽引之勢同時而動的,所以,收腹含胸是一個整體動作,密不可分的。這時,只要真正同時做到了兩腳分開同肩寬或略比肩寬,左腳稍前,雙膝微屈,雙足跟同時微虛等動作,就有了正確地“身體前傾”動作,並且這個前傾會很自然。在斜身、沉肩、拉手引拍時,要有收緊的那“一塊”向右髖部靠緊的感覺,這即是身體重心的轉移,這時你會感到右腳前掌有了壓力,只有你正確的做到了收腹含胸,沉肩時的肩部動作方向應是向右後下隨球拍運行方向下沉,而不是壓向右膝蓋。在引拍到位後,右腳前掌的壓力感覺會較明顯。發力時,右腳前掌姆指後的骨尖處隨足跟的外移,碾煙頭式的突然蹬地的同時突挺膝關節,"五分之二"向前同動帶手臂向前,即會有肩部帶整條手臂不由自主向前的感覺,同時,肩部動作的幅度會明顯大於髖部前移幅度,卻沒有明顯轉腰的感覺。在發力擊球後的隨勢揮拍階段,腹、胸肌會有暫時的放鬆時期,這時身體重心應有適當的提升,在收拍引拍階段,視下一板的連續情況一定要保證正確的收腹含胸動作的適度回复。因為正確的收腹含胸即身體適度前傾的動作是無處不在的,它是保證正確的身體重心位置的關鍵。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1-22 09:45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王吉生解讀橫拍握拍問題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7 10:06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爆衝更專業,只要按照這十一個方法練習

cfmj LV11乒乓專業三級
2小時前 +關注
一篇關於弧圈球的腰腿發力的訓練,有十一個值得注意的要點,掌握這些,你的弧圈球也能更爆、更專業!
0ba596c745ed47e591cd8a724b517c4d.jpg
馬龍


1 站中遠台是為了先把力量放大。
站到中遠台擊球,如果你只是使用手臂發力,有可能球都打不過網去,自然你會使用腰腿與身體的力量擊球。我個人曾經用自拋球練習中遠台的發力。中遠台時,蹬轉挺腰等感覺是比較明顯示的。有球伴的可以用多球,或者單球來練習。
2 不帶摩擦
先不帶磨擦是為了先放鬆小臂. 這樣的訓練就會很自然的蹬腿轉腰。攻球是動作的基礎。不磨擦而是撞擊,體會腰腿身體等給予球的發力感。
c2ea3ae0d644446db3f9e375175f719b.jpg
馬龍


3.站到球檯右大角擊球先不帶磨擦
站右大角的意義是,讓你能夠準確的把重心轉移跟轉腰的力量帶出來。注意練習時要由下往上、由右而左,擊打所打出弧度不能太過低平,
拍形固定、腕部固定,不要壓拍,要用身體控球。若打不出斜線代表重心轉移跟轉腰做的還不夠準確。
4.不要有打進台的壓力
不要怕球出台或者弧度太高,不要有必須上台的壓力,打的越高越遠越好
5.把球吃透拍子打響
使球吃透拍子,擊球時要打出響聲(打不出清脆撞板聲音就是不及格),盡量把身體的力量釋放出來,一定要有用身體打球的感覺。感覺穩定之後,才可以逐步的加上摩擦。
6.建議力量先小後大
建議力量先小後大,把動作做準確,身體擺動要等速,力量要均勻,不要瞬間加力。
0aa952f93945494181fcbfb93c3d38fb.jpg
張繼科


7.有以下反映,說明動作是錯誤的
做完此練習後,手臂會酸、肩膀會酸,都是屬於動作錯誤。動作正確的話,酸的應該是腿、腰、背。
8.不強調手的動作
這樣的發力訓練,不強調手的動作,
也不必特別強調蹬腿,心裡要想著傳遞多少力量到腰、手,相對的蹬腿力量自然就會有多大。刻意蹬腿反而不自然,會導致動作不協調。
f638c668bca54fb284257c4db9328997.jpg
瓦爾德內爾


9.重心交換與兩腳
體會不到重心轉移的力量的話,可以嘗試把兩腳站開些,一定要比肩寬。(建議看看王勵勤在賽前練球時的站姿)。
10.小臂適當微調但先不發力
練習時不要主動收臂,小臂可以適當的微調,但是不能發力。等發力都順暢了,最後再加上小臂發力收縮的動作。這樣練習中遠台對攻,你就會發現,整個腿、腰、手的合力,力量不僅大而且穩定。
11. 不動手臂的練
這個練習方法,不動手臂也可以用來體會迎前的動作。只用腰腿與重心交換來打球,大小臂只隨著重心的交換而動.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9 23:37 編輯 ]

TOP

王吉生教練談“三把鑰匙”語錄(六)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京孟大夫 LV17乒乓世界亞軍
3小時前 +關注
王吉生教練談“三把鑰匙”語錄(六)

台內短球:
   台內短球有很多處理的方法例如,正手挑打、正手推挑、正手劈長、正手擺短和正手擰拉等;反手也是同樣有許多駕馭台內球的方法。不過歸根到底只有上旋(包括側上旋)或下旋兩種方法。
    選擇什麼方法?除了要看台內來球的情況外,更要看自己的打法特點。如果你善於在上旋球中博弈,自然多采取上旋控制法,反之則多用下旋控制法。
    進而言之,即使採用上旋控制法,也有兩種態度。一種是凶狠如爆挑,一種是穩健如推挑。這和你的戰術目的有關,前者是威嚇,讓對手不敢隨意發上旋球如馬琳;後者是過渡轉換,將對手的下旋控制轉換成自己的喜歡的上旋博弈如張怡寧。
        至於台內球的控球動作要領各有不同,但是都是要依據三把鑰匙的規律——軀幹帶動出手和移步,觸球瞬間的頂撥和旋擦用力以及合理的握拍用力與拍頭的預置位置。其它不同點主要表現在如,擊球時間,觸球部位,用力大小和用力方法上。
    例如,擺短必須掌握在來球跳起的上升前期,擰拉則應該在高點期,也就是說需要巧接借力加力擊球的擊球時間要早些,反之摩擦力的多要把握高點期擊球。
    例如,觸球部位分中部、中上部、中下部、底部和中側部等。一要根據來球的旋轉調整自己的拍形角度對準相應的擊球部位,而要根據自己的用力方式,如果是藉力加力的巧接法需要精確的調整拍形角度,如果是摩擦加力的則多數會從擊球中部左右開始。
    當然乒乓球檯內控球技法一直在實踐中不斷發展的,上述技法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唯有基本的用力原理,與自己特長技術緊密銜接的基本戰術目的是相對穩定不變的。


王教談正手挑打台內短球:
    講一個用多球教球友學正手挑打台內短球的故事。
    去年我到南京奧體中心乒乓球俱樂部與朋友談事情,遇到一位球友對我說:他的其它的球都打得不錯,唯獨正手挑打台內短球總找不到感覺,這讓他很苦惱。他問我有沒有辦法幫他盡快解決問題?於是我決定下午給他發一組多球。
    到了下午,我們如期來的乒乓球室,我先發了幾個球讓他打,發現他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不會藉用身體的力量。於是我就用了我的?三把鑰匙?為他一一解決問題。
    首先要求他將球拍置於身,前臂保持自然伸直,手腕外撇使拍面對準擊球部位;
    然後要求他身體重心前傾向來球方向帶動右腳迅速上步插入球檯下,直到前傾的軀幹帶動球拍觸球為止。
    一開始他很不習慣,他總是不由自主地揮拍,收前臂。於是我進一步要求他在觸球前始終保持?直臂?,並將手腕充分外伸(撇)使球拍對準來球的正面。期間肘關節不能彎曲,手腕也不要亂動。同時上體完全前傾直到重心完全壓在右膝關節的膝頭上再將上體伏向球檯,必須體會到將重心與身體的力量作用於球拍直到觸球。堅決要求他在此期間,不做任何引拍揮拍動作,充分體會身體對球的作用力。他按照我的要求做了,特別是?直臂??撇腕?動作使他在不做任何手臂揮拍動作的時候,用軀幹的力量可以將我發過去的不轉短球推過網;
    當我發現第一把鑰匙?軀幹帶動四肢?起效了,接著要求他觸球瞬間用球拍背面的中指向擊球方向用力將球拍的拍頭頂出,隨即前臂內旋用力摩擦球,他這樣做了幾次後馬上高興的說:?有感覺了!?,我知道第二把鑰匙?調節用力?也開始起作用了;
    接著我按照第三把鑰匙的?拍頭用力?調整了他在擊球前的拍頭位置,要求他的拍頭低於來球,結果他不僅能挑打斜線,還挑打出直線來啦。這次多球訓練用了不到一盆球,連講到練大約用了不到二十分鐘。
    這位球友晚上高興的拿了一瓶酒來和我一起吃飯,能幫他解決問題我也十分高興,只可惜我不會喝酒,無法和他一起盡興。[偷笑]
    故事講完了,問題是在我們基層訓練中哪些技術一定要用多球訓練才能迅速取得效果?小孩子什麼時候應該開始學打台內短球?




王教談橫拍正手挑短球的要領:

1右腳插入球檯下面使身體盡量靠近來球;

2手臂伸直(肘關節)的同時手腕盡量外展(球拍外撇);

3在來球最高擊球中上部(強下旋來球擊中部),食指用力頂撥來球的同時,前臂迅速內旋摩擦球的中上部至頂部;

4觸球瞬間右膝向前略屈,使身體重心前移的力量作用於球,增加球的前進速度。

上述第2點極為重要,不可用收前臂的力量。

大家好,今天回到北京啦。推出主題——台內進攻
    台內挑打,台內推挑,台內翻挑和台內擰拉都是台內進攻的技術。目的是搶先上手發起進攻,或是破壞對方的搶攻,形成自己擅長的對攻相持局面。所以練台內挑打除了掌握這項技術的用力要領外,還必須重視與後一板保護性對攻技術銜接訓練。
挑打台內球的要領:
1身體重心充分上前,擊球用上軀幹向前的基礎用力,這是運用第一把鑰匙軀幹帶動四肢;
2上前的過程肘關節保持穩定,不收臂,或者可以形容為?直臂暴挑?。
3同時手腕引拍充分外伸(撇),不僅使拍面對準來球,而且可以利用拉伸腕關節肌肉群的?牽張反射?功能輕鬆在台內發力。
4後面的擊球瞬間動作還是?第二把鑰匙?頂撥加旋擦。

做為基礎教學訓練,我們首先觀察馬龍挑短球上右腳的動作用力。
視頻中馬龍挑了三次短球,第一次和第三次來球偏左,第二次偏右(中間),所以他有兩次左腳上步,一次右腳上步。因為,上左腳的台內擊球有向左滑板的用力,近似於推挑,而上右腳的台內擊球是?挑打?。挑打強調的是?打?,而推挑強調的是?推?。前者進攻意味更強,後者調動或過渡的戰術意識更多。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17 10:05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王吉生教練“三把鑰匙”語錄(九)

北京孟大夫 LV17乒乓世界亞軍
2小時前 +關注
王吉生教練“三把鑰匙“語錄(九)   

王吉生教練談撐轉:

另一個群裡的伙伴們對?蹬地?用力產生了爭論,討論很熱烈。於是我將我的觀點轉到這裡,或許大家也有這方面的困惑。首先我想討論需要劃定範圍,抓住要點。

第一個要點是討論主題,擊球瞬間的用力,或者說作用於球?向前運動的用力?是我們討的主要議題。超出這個範圍的其他動作用力另當別論。

第二個要點是在第一個要點範圍內討論?腿的作用?,我從?蹬?轉變為?撐?也有一個認識過程。因為我發現優秀運動員的膝關節在擊球瞬間幾乎都保持著相應不變的彎曲度,幾乎看不到從彎曲到伸直的用力行為。而過去我對?蹬?子的理解就是用力?蹬直?,所以為了區別以往的用力用詞,我將?蹬?改為?撐?。也就是說擊球瞬間不要有膝關節由屈到伸的用力動作。至於對?撐地?的用力深入解釋,其實也離不開蹬地用力,只不過這是?蹬地?用力的一種形式,也就是說當蹬地的向上用力等於身體重量時,就形成了?撐?住的狀態。穩定的?撐住?身體重心形成了轉腰向前用力的支點(軸心),這是擊球獲得向前運動用力的關鍵。

所以選擇?撐?這個詞的本意不是否定?蹬?的用力,而是反對是身體重心上下起伏的?蹬?地用力。如果大家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用?蹬?或?撐?並無本質的區別。

之所以用?撐?不用?蹬?,因為?撐?字表達的是支點的穩定狀態,而?蹬?字表達的是用力的移動狀態。而支點必須穩定,用力才能高效。

@渭南大荔雛鷹乒乓?不蹬地?的意思是在擊球瞬間不要使膝關節有屈伸的動作。因為這樣會產生與擊球方向不一致的向上用力干擾向前轉腰帶動揮拍,誇張的理解可以讓他?坐在?右腿上轉腰。[呲牙]

剛才先睡了一覺[愉快],醒來發現大家討論很熱烈。我想討論需要劃定範圍,抓住要點。

第一個要點是討論主題,擊球瞬間的用力,或者說作用於球?向前運動的用力?是我們討的主要議題。超出這個範圍的其他動作用力另當別論。

第二個要點是在第一個要點範圍內討論?腿的作用?,我從?蹬?轉變為?撐?也有一個認識過程。因為我發現優秀運動員的膝關節在擊球瞬間幾乎都保持著相應不變的彎曲度,幾乎看不到從彎曲到伸直的用力行為。而過去我對?蹬?子的理解就是用力?蹬直?,所以為了區別以往的用力用詞,我將?蹬?改為?撐?。也就是說擊球瞬間不要有膝關節由屈到伸的用力動作。至於對?撐地?的用力深入解釋,其實也離不開蹬地用力,只不過這是?蹬地?用力的一種形式,也就是說當蹬地的向上用力等於身體重量時,就形成了?撐?住的狀態。穩定的?撐住?身體重心形成了轉腰向前用力的支點(軸心),這是擊球獲得向前運動用力的關鍵。所以選擇?撐?這個詞的本意不是否定?蹬?的用力,而是反對是身體重心上下起伏的?蹬?地用力。如果大家已經認識到這一點,用?蹬?或?撐?並無本質的區別。

之所以用?撐?不用?蹬?,因為?撐?字表達的是支點的穩定狀態,而?蹬?字表達的是用力的移動狀態。而支點必須穩定,用力才能高效。

也就是說當蹬地的向上用力等於身體重量時,就形成了?撐?住的狀態。穩定的?撐住?身體重心形成了轉腰向前用力的支點(軸心),這是擊球獲得向前運動用力的關鍵。?蹬地?轉腰——造成身體上下起伏。應該是轉腰(軀幹)帶動,不是蹬地帶動。

@5組任教練

引拍時的問題——重心應該在左腿上,以左腿為軸心支點向後轉腰帶動引拍——同時右腳提步移動找位置——右腳落地後重心移到右腿。

出手擊球問題——應該以右腿為軸心向擊球方向用力帶動揮拍迎前,右腿要撐住地,在擊球前不要蹬地轉移重心——完全用轉腰的動作用力,甚至有坐在右腿上轉腰用力擊球的感覺,不是用蹬地轉移重心的晃動用力——直到球出手後再將身體重心蹬到左腿上。

觸球瞬間的問題不大[微笑]

總離不開?蹬?字[撇嘴],還是不能理解?轉?才是進攻發力之源,?撐?是槓桿的支點。也就是說當蹬地的向上用力等於身體重量時,就形成了?撐?住的狀態。穩定的?撐住?身體重心形成了轉腰向前用力的支點(軸心),這是擊球獲得向前運動用力的關鍵。

@遼寧阜新醉羅漢?三把鑰匙?將擊球動作的用力行為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礎用力——軀幹帶動四肢,說它是基礎用力,是因為軀幹的帶動用力,決定了四肢隨動的方向和基本運行軌跡,軀幹用力正確,四肢的動作不會出現大的偏移。所以基礎用力是研究一次擊球的力量從哪裡來,需到哪裡去的問題。正確的答案是,擊球力量應該從軀幹用力動作引發而來的,並且這一力量一定要作用於擊球瞬間。否則基礎力量沒到位,自然需要伸手找球?補?,那麼靈活的手臂不知道會做出什麼樣千奇百怪的動作來。

第二部分是調節用力——頂撥+旋擦的槓旋用力。所謂?調節?就是指擊球瞬間在頂撥和旋擦兩個力之間的調節,這是所謂擊球?手感?的形成機制,是弧圈球擊球摩擦技術的用力實質。

第三部分是拍頭用力——對不同需要的擊球,需要提前調整拍頭位置的高低。

綜合起來,一次合理的擊球動作用了由基礎用力、調節用力和拍頭用力組成。或者說,擊球用力瞬間腿是支撐力,軀幹是導向力,手是調節力。

這就是我窮五十年的教學訓練經驗和教訓,直至最後幾年才總結出來的?三把鑰匙?,作為新觀點,新理論,我將這?三把鑰匙?用於解決從孩子到成人遇到的種種主要技術動作問題,基本上實現了?給我三十分鐘,讓你找到正確的擊球感覺!?這一目標,使解決技術動作不再困難成為現實。之所以將它寫成書《跟高手學乒乓》,並在不同場合宣講,目標只有一個,希望大家認識?三把鑰匙?抓住技術動作用力行為的本質,離開追逐動作姿勢的誤區,少走彎路,幫助孩子們盡快成功!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19 10:25 編輯 ]

TOP

結語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3D279&mobile=2隼教練指出,不提倡使用“轉腰”說法,在動作上可以減少軀幹扭轉的幅度,在強調轉髖的前提下,可以使引拍、擊球動作幅度減小,加快動作速度,在這點上基本上能理解其提出的“收胯”觀點。但人們也有可能因對其中包含的新理念不了解而產生異議。

以李隼教練的“收胯”觀點為起點,通過對轉髖動作結構的研究可以發現: “引拍結束時,右膝角大於左膝角”和“左腿的蹬伸幅度大於右腿” 。這樣的左右腿動作狀況主要因應於動作過程中的髖—腳扭轉,表現為髖部轉動。這一認識
有助於檢視擊球過程中轉體不良並改善腿部動作。“不會用腿”也是乒乓球發力中的關鍵問題。逐個關節理論應用於乒乓球教學,對預防運動損傷很有意義。在乒乓球教學訓練中,應重視胸椎、髖關節、踝關節靈活性的練習,加強核心穩定性練習,預防軀幹扭轉對腰部的傷害。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21 21:15 編輯 ]

TOP

提高出手速度之秘訣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
北京孟大夫 LV17乒乓世界亞軍
1小時前 +關注
提高出手速度之秘訣

幾乎所有的優秀運動員都具備出手速度快之優點。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故速度是每個教練們非重視之課題。

有人說:出手速度和先天選材有關,後天訓練很難提高。

但事實並非如此。雖然每個人的個體條件不同,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有針對性的訓練,就可最大限度地挖掘每個人而獲得更快出手速度的潛力。

出手速度如何形成?

穩定支點的速度槓桿原理:

人體的關節從本質上來說都是速度槓桿,而槓桿的關鍵部分是“支點”,而支點的穩定性直接決定速度槓桿的效率。故在擊球前的一瞬間,需要出手速度的肢體關節必須形成一個穩定的支點,關節支點,關節支點剎那間的製動即可提供最快出手速度的穩定支點。

故在擊球過程中,不僅要急啟動,急還原,還應注意擊球時的急制動。

擊球之“槓旋”原理

王吉生第二把鑰匙?頂撥+旋擦?是解決擊球瞬間?調節用力?問題的。也是提高出手速度,必由之路。

長期以來高手擊球一瞬間的精細用力動作之秘密讓人神往。這種攝像看不清,感覺說不明的動作用力似乎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不能言傳如何當孩子們的教練?為了追求其中真相,可以說王吉生教練用了幾十年的時間,直到其認識了前國家隊教練馬金豹,其?槓旋?理論讓王教練茅塞頓。

“槓旋”理論是人體擊球動作之真理,因為它符合人體肌肉用力的生理解剖結構。

肌肉用力是通過骨骼做動作的,而骨骼是圍繞著關節運動的,人體運動關節都是?速度槓桿”結構,即使微小的用力都離不開?槓桿?用力。故擊球瞬間的精細用力就是手指操控球拍向擊球方向的頂撥力與旋擦力之間的混合用力,這實際上是兩個槓桿按順序運動用力駕馭球的過程。一個向前頂,一個向前轉,形成?頂住旋擦?的槓旋混合用力。

所謂?手感?就是依據來球在上述兩個力之間調節的能力。以攻球為例,頂撥力不足易下網,旋擦力不足易出界。

所謂?出手速度?也與擊球瞬間的手指“槓旋”速度有直接關係。

前臂兩骨(橈尺骨)旋轉關節擊球之秘訣:

前臂之兩骨(橈尺骨)所形成的旋轉關節,是速度最快人體車軸關節。

在擊球過程中,手腕手指之“槓旋”爆發力,均和其有關。

乒乓用力過程中,擊球瞬間突然收縮前臂,使半徑變小而獲得加速度,使速度加快,力量加大,應注重前臂兩骨(橈尺骨)旋內肌急啟動之用力。

擊球瞬間必須快速收縮前臂,手腕發力,其速度,力量之產生中也是前臂橈尺上下聯合軸轉之結果。

了解此秘訣,就可使你擊球之速度大力提升!

掌握此槓旋秘訣,在拉球,削球,搓球,發球,擰拉,暴挑…等等乒乓技術動作中均可用之。會大大提升擊球神手感,和出球速。

附:運動解剖前臂關節及運動

一,肘關節及屈伸運動

肘關節是人體重要的旋轉關節,前臂的橈尺關節是沿垂直軸進行運動。而肱骨底部的面與橈骨,尺骨整體的肘關節屈伸運動是矢狀面的運動。

一在屈運動中,骨的形態是凹面朝前,這樣肌群能夠附著於其上。

一在伸運動時,鷹嘴喙嵌入鷹窩內。

附著於多塊骨上的肘屈,伸肌。

二,參與肘關節及橈尺近側關節運動之肌肉:

一旋前(內):旋前圓肌,旋前方肌(補),腕屈肌(橈側腕屈肌),肱橈肌,肘肌等。

一旋後(外):旋後肌,肱二頭肌(補),橈腕長伸肌,拇長展肌,肱橈肌(除外橈腕短伸肌)。

三,前臂橈,尺骨上下聯合車軸關節

前臂的旋前與旋後運動

旋前與旋後同時發生於肘關節,前臂的兩骨(橈骨,尺骨)之間。

從屈肘姿勢來觀察此運動。

旋前使手掌朝下。

旋後使手掌朝上,拇指朝外。

橈尺上部(近側)關節面與連接方式:

尺骨上有一關節面。這是橈切跡。

附著於橈切蹟的前,後緣,有橈骨環狀韌帶(韌帶的深面被軟骨覆蓋),使橈切跡在結構上更封閉。

橈骨環狀韌帶底部被方形韌帶(起於尺骨橈切跡,止於橈骨頸)加固。

纖維環下部比上部窄,略具有漏斗狀。這樣能保持橈骨頭遇到前臂軸向拉力時的穩固性。

橈骨頭上部稱為“橈骨關節凹”,與肱骨小頭相連接。這種結構能使橈骨頭旋前,旋後運動時在肱骨小頭下轉動。

橈尺上部(近側)關節的這種結構使橈骨頭可以自身為軸轉動。可產生快速旋轉。


四,參與橈尺關節運動之肌肉:

一旋前(內):旋前圓肌,旋前方肌(補),腕屈肌(橈側腕屈肌),肱橈肌,肘肌等。

一旋後(外):旋後肌,肱二頭肌(補),橈腕長伸肌,拇長展肌,肱橈肌(除外橈腕短伸肌)。

五,負重旋轉肌力訓練法:

準備一對亞鈴,一隻鐵拍。先持鐵拍成90度,肘及小臂平放在球檯上固定。

手持鐵拍,用前臂旋前,在亞鈴球端作頂撥,旋擦(槓旋)至25度,每天操作200次。

直臂旋轉亞鈴,每天直臂旋內,旋外左右手操作200次。

通過以上操作來達到訓練上臂肌槓旋肌力之目的。

練完正手再練反手,反手板型一定要大於110度,並可達150度。進行台內翻挑的槓旋肌力訓練。

在用鐵拍徒手操作時應體會手指頂撥,旋擦用力感,正手操作時,一定要頂擦過去壓球。反手也是進去翻挑摩壓,並以軀幹帶動手臂,撐轉頂發力。

採用此負重法訓練後,肌力明顯增強,可使挑打凶狠,暴發力明顯增強。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21 23:23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劉詩雯NO心理問題,全是技術新鮮不新鮮問題。

jknew LV15乒乓國家一隊
昨天10:55 AM +關注
說說為什麼平野拉下網了?
101158f6kkq6n69d7dql6b.jpg

知道正確的應對招法是什麼吧?
帖閱量過百我再解答。
----------------
是的,左側下。重返前三板,棄上旋對抗,重啟下旋控制思想

(一)這種變化不是人們想當然的上旋球,馬琳曾經拉出下旋,比賽中對手不識其中機關,馬琳頻頻得分,王皓反手也有。馬琳和吳敬平妄想憑此一招鮮奪2004奧運男單冠軍,但早被老瓦識破並且有了“正手前衝”應對正解!要知道老瓦是玩旋轉的真正藝術大師。可謂一代宗師!!有見識更有能力做到。賽后師徒痛定思痛開始全面體系創新,吳導還為此寫了本書,總結指導馬琳和王皓的歷程。所以2008是吳的成功,哪怕王皓奪金。

(二)平野反手剌為什麼被破解,因為她的是反膠。適應起來難度還是不大的。國兵主要是先下手為強破解了平野,當然平野心理類型也不是那種愈挫愈奮型。但平野起了踹門破窗的作用,粉碎了中國女乒不可戰勝的神話!信心的天平就此傾倒了。對付中國隊的大方向驗證是正確的,突破口打開了。

(三)伊藤此剌為什麼難以前衝解決。生膠的特點決定了前衝與高吊加轉等上旋對應思想是不可行的,何況後面伊藤還有“拍死你”。

(四)香港女乒的下旋思路,使伊藤就此閉關反思。

这回合里平野用的是中国队的招法,失分。中国女队同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22 09:30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學習王吉生“三把鑰匙”(十五)

北京孟大夫 LV18乒乓世界冠軍
前天04:48 AM +關注
學習王吉生“三把鑰匙”(十五)

王吉生關於?三把鑰匙?講課

案例-5,用?轉屁股?改變她正手攻球的?頂肩?問題。

一批小學乒乓球特長生被北京的一所中學錄取了,這所中學是乒乓球特長學校,每天都能保證訓練。兩年過去了,孩子們都長高了,可是轉腰用力的技術動作問題卻成為了他們進一步提高的瓶頸。其中好幾個孩子都出現了正手攻球擊球用力時的?頂肩?(肩關節上叢)現象,影響他們的發力與連續進攻。雖然教練們想了很多辦法,但是問題一直沒有明顯改進。

那年,為了準備中運會,學校開始了大集訓,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經了解,發現他們的主管教練總是想通過強調?蹬地?解決擊球的轉腰用力問題,因為按傳統的說法理解?力量從地面向上傳遞的?,所以他們認為轉腰的問題也應該是蹬地用力不足所致。為此他們在訓練中總是反復強調?蹬、轉?。可是在我看來,正確的用力應該是?軀幹帶動四肢?,蹬地只能移動重心,卻不能產生與擊球方向完全一致的用力。由於用力方向不一致,蹬地產生的反作用力總是向上的居多,因此無法直接作用於擊球。強調用力?蹬地?的結果——越是蹬地用力,轉腰動作用力就越是做不出來,力量反而被送到肩膀上去了,出現叢肩錯誤動作——看來都是?蹬地?惹得禍!

於是按照三把鑰匙中?軀幹帶動四肢?的原理,我要求他們在擊球時將身體重心完全保持在持拍一側的右腿上,以?右腿為軸?做完整的轉腰迎前揮拍的擊球動作。開始他們還不習慣,擊球時總是不由自主的蹬地。於是我誇張的要求他們說:?把左腳一起來,讓屁股完全坐在右腿上轉腰!?他們照著做了幾次,終於體會到轉腰帶動揮拍擊球的用力。

見到他們終於學會了轉腰用力動作,擊球時也產生了實實在在的駕馭感覺了,教練們也都從心裡樂了出來。有個教練跑來問我:?您怎麼知道用轉屁股的動作解決問題的??我說:?軀幹帶動四肢是人體用力的規律啊。?其實,從擊球瞬間人體各部分的用力分工上來說,腿的作用力是?支撐力?,而腰的作用力是?導向力?。將右腿蹬地的動態?蹬力?,改為瞬間支撐轉腰軸心的靜態?撐力?,從而使得轉腰向前用力獲得了一個穩定的?支點?,這是人體關節的槓桿動作運動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時軀幹向前轉動的用力導向也引導了擊球向前用力的揮拍軌跡。一切都順理成章了,?頂肩?的動作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Screenshot_20190224_045117.jpg
Screenshot_20190224_044955.jpg
Screenshot_20190224_045014.jpg
Screenshot_20190224_045041.jpg
Screenshot_20190224_045029.jpg
Screenshot_20190224_045540.jpg
Screenshot_20190224_045600.jpg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26 22:49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extra=&mobile=2[新提問] 還是正手弧圈的事想問

魯鈍 LV12乒乓市專業隊
21小時前 +關注
     加轉前衝爆衝~,技術細化後動作也越來越細化,我越來越糊塗。
    以前不是有個帖子說想啦好弧圈可以先用手去抓球來練嗎?前段時間我用發球機還真這麼連了幾百個球,也可能沒練夠吧。體會是拿板子拉球時手能含住球了,腳下不發力的話這球出不去~因為上半身好像沒有往前的動作,這個練法應該不是爆衝的練法吧,我感覺爆衝需要大臂帶小臂的肱二頭肌和小臂橈肌強力收下小臂然後中指按下板面才出的了爆衝吧,抓球的練法挺有意思,反正找到一個含球感覺。可能應對加轉能提高質量。
    雖然說我好想沒有提什麼問題,並不是說我不想問問題,我是想知道我的理解有沒有問題~
    大咖指教~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2-26 22:52 編輯 ]

TOP

TOP

[技術文章] 【原創】弧圈球的動作要點分析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2759&extra=&mobile=21828 LV9乒乓專業一級
16小時前 +關注
很多球友雖然勤學苦練,看視頻,看教程,勤學苦練,模仿各種弧圈動作,用盡所有力氣,球還是不轉、不快、失誤高,擊球前沒信心,甚至因此想放棄乒乓,為什麼呢?很多人沒有掌握其中的道理,不得其法,所以才事倍功半。
下面,我結合自己的感受,簡要的分析一下拉弧圈球的關鍵技術分析,以及如何練習弧圈球的方法。本人打球技術一般,理論研究的不深,只是粗淺的分析,應該會有很多漏洞和不足,歡迎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一、鞭打式發力
不少球友看了很多視頻教程,還是一直沒有找到鞭子到底在哪兒,如何鞭打式發力,什麼又是集中發力。
首先,我們先把自己的身體想成一個三節棍,兩肩之間算第一節,大臂算第二節,小臂手腕以及球拍算作第三節。拉弧圈球時上肢的動作框架就是這樣的,大臂和小臂充分放鬆,轉腰引起肩膀轉動,帶動大臂和小臂一起跟著向前上方甩動,在球拍達到擊球點時,大臂突然制動,把小臂向前上方甩出去,象鞭稍一樣抽打在球上,這就是所謂的鞭打式發力,肩膀是鞭杆,大臂是鞭子,小臂是鞭稍。我還是習慣三節棍的比喻,朋友們比較容易接受,並且手腕也會固定的好一些。
球友可以參考下圖,按照這個說法自己甩甩試試,應該可以找到鞭打的感覺。
拉球2.jpg


順便說一句,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整個運動過程是在大小臂的甩動上疊加了一個小臂以肘部為軸的轉動,而擊球點恰恰在疊加的轉動的起始點,所以球拍的速度不是最大值,加速度不好判斷,但我認為也不是。
為什麼不等速度最大的時候再擊球?發力拉球的時候,小臂處於最大收縮力量之下,一來,我們很難找到速度最大值點,並且,確保在這個點擊打到球,再者,對球的控制也很難實現。現在選擇的擊球點,相對更容易控制,應該是綜合平衡之後的結果。
二、迎前
一些高手、教練們總是反复的強調拉好弧圈球要迎前、迎前、再迎前!
迎前其實就是把來自腿腰的力量和上肢的力量結合起來。這兩個力量,如果沒有結合起來,各做各的,動作再大,也是浪費力氣—這就是人們說的發力不協調。把兩者結合起來,就是人們常講的發力集中,把所有的力量調動起來,協調一致的集中作用在乒乓球上。
我們一起來思考一下, 如果手臂不用力, 是不是可以打球?如何發力?
當然可以,我們猛地轉一下腰,就可以帶動剛才說的“三節棍”甩動起來打球。那麼腿呢?如何把腿的力量傳遞到球上。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打球時要有重心轉移了。用腿的力量帶動身體重心向來球的方向轉移,這樣也可以帶動“三節棍”甩動起來打球。
這些話說起來有些囉嗦,不過,動作並不復雜。
在擊球之前,要蹬腿轉腰,用身體帶動整條手臂和拍子往擊球點迎過去。
腿腰的迎前發力,不在於動作的大小,而是力量必須正確的傳遞,達到發力集中,這個有點兒難度,需要反复練習揣摩。做好的話,不但力量比單純用胳膊掄著打球大很多,也可以體會到用身體打球的感覺,球也容易控制。
迎前的方向必須跟擊球方向一致,否則就浪費了力氣。
手臂不需要發力,盡量放鬆即可,尤其是手腕和肘部。需要注意,大小臂都伸展開,力臂較長,甩出的力量大;夾大臂容易控制動作,但是力臂短,擊球力量小。
拍形立起來一些,比較容易打到球,不容易漏球。
迎前的力量是不是越大越好呢?不是。
單純從動作的結果來看,迎前是作用是,在迎前過程的末期,到達擊球點,乒乓球撞進膠皮中,引起膠皮和底板變形,為後續的動作做好準備。如果你想拉薄摩擦,只需要把球撞進膠皮即可,力量較小即可;如果你是撞摩式弧圈球,力量可以適當大一些。還有,力量大小,還和膠皮、底板的性能有關,這些都需要在練習中反複調整體會。
三、打摩
擊球過程中,一般標準的動作是手腕快速壓拍(也稱為打摩)和快速收小臂。
快速壓拍,會造成膠皮進一步摩擦擠壓乒乓球,它有兩個作用,一是吃住球,二是調整弧線。
先說吃住球,也稱為咬住球,就是人們常說的讓球在球拍上多停一會。雖然,我們沒有必要,也沒有條件測試出具體觸拍時間有多長。我們要知道的是,球在膠皮上停留的時間越長,摩擦就更充分,拉出來的球越轉。
有些球友找不到吃住球的感覺,我建議先檢查動作和發力是不是都對,再不行,就借只純木或者五夾膠皮較軟的拍子試試。
再說說調整弧線,壓拍之後拍形的方向和之後快速收小臂的方向共同影響了對乒乓球施加摩擦力的方向,所以打摩可以調整弧線。
打摩的動作可以參考濕父的講解,多注意拍形角度和拍頭方向。打摩是比較高級的動作,開始可以先忽略,熟練了再加上。
有些業餘球友把打摩的動作變成觸球瞬間頂一下拍子,或是用力抓一下拍柄,這樣做也有一些效果,可以等熟練了之後再練習更為精準控制和調整。
四、快速收小臂
就是吃住球後向前上方收小臂揮動球拍,通過膠皮的摩擦,引起乒乓球的平移和旋轉。同時,隨著底板和膠皮的反彈恢復,乒乓球會在膠皮上滾動一段兒距離,形成由深到淺的軌跡。
收小臂的力量,直接影響出球質量,越大越好。
打球時,在觸球之前絕對不能收小臂,要在吃住球之後,小臂再加速快收。
擊球後,球拍因為慣性揮出,然後製動。乒乓球脫拍,繼續轉動著向前的飛去。
五、練習方法
具體動作練習,可參考吳敬平教練正手拉球基本要點的文章,網上很多,不再贅述。

只看樓主
15
0
瀏覽321
回复15

分享到
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微博
QQ空間
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微博
QQ空間
取消
點擊進入"原創投稿"
評論
正序 / 倒序

saabteresa LV11乒乓專業三級  
沙發 10小時前
謝謝分享寶貴的經驗
回复

橫打天下 LV23乒乓至尊  
板凳 10小時前
好貼,辛苦了
回复

雲南十八灣 LV23乒乓至尊  
地板 9小時前
又受教育了
回复

十年砍柴 LV22乒乓世尊  
5 # 9小時前
講得非常好!很全面,那個圖很形像傳神。受益匪淺,謝謝!
有一點說一下:擊打要大力,摩擦也是大力,球才更轉。球速和轉速都需要大力和大力矩,一個法向,一個切向。
此說妥否?請多指教。
本樓回复
道1828 7小時前
回复十年砍柴:因為膠皮彈性變形,擊球不是一個點,如果堅持理解成一個點,力分解兩個方向,一個透過球心,一個沿切線方向,不垂直。個人感覺,對於弧圈球的質量優先保證的是旋轉,強烈的旋轉也會造成球的前衝。具體情況還要看擊球者的目標,通過拍形角度和揮拍方向來調節。回复


十年砍柴4小時前
回復道1828 :有道理,我也看過有人說一個壓力,一個剪力。可能相互也是不垂直的。回复


回复

Aureliano LV15乒乓國家一隊  
6 # 9小時前
技術文章可以有。
回复

qq8202 LV12乒乓市專業隊  
7 # 9小時前
有道理,正確發力是核心
謝謝
回复

zz1972 LV15乒乓國家一隊  
8 # 5小時前
好帖 講清楚了打磨關係 打磨方式以及鞭打發力的動作 深凹式吃球淺凹式吃球 球與膠片的互相作用好帖好帖好帖
回复

環太平洋 LV23乒乓至尊  
9 # 5小時前
不錯不錯!
回复

廣隸 LV13乒乓省專業隊  
10 # 2小時前
不錯,良心技術貼。提個小建議,增強鞭打效應的時候,還需要鎖肩。
本樓回复
道1828 2小時前
回复廣隸:有道理,鎖肩對增強動作的穩定性很有幫助回复


厚德载物半小时前
为什么要锁肩呢?回复


广隶4 分钟前
回复 厚德载物 :触球瞬间锁肩,是为了形成鞭打效果。不过既然你有疑问,我的疑问也来了,回头再思考下正确与否,回复


回复


黑橄榄 LV22乒乓世尊  
11# 2 小时前
好帖,可操作性强。真实个人感受,比起企图用高中物理指导技术练习,楼主甩他们几条街。
乒乓球就是要多实践。
回复

金刚圈 LV18乒乓世界冠军  
12# 1 小时前
在球拍达到击球点时,大臂突然制动,把小臂向前上方甩出去,象鞭稍一样抽打在球上,这就是所谓的鞭打式发力,
           


不是这样的,呵呵~  这样打不出劲儿的,恕我直言,这样学不会打乒乓球的~
本楼回复
广隶1 小时前
换个表达就对了:锁肩,不是大臂制动 回复


回复

别和我聊天 LV12乒乓市专业队  
13# 1 小时前
以肘部为支点制动,这样说更准确
回复

别和我聊天 LV12乒乓市专业队  
14# 半小时前
以肘部为支点制动更准确些
回复

lelepu LV20乒乓之神  
15# 半小时前
谢谢分享啊
回复

njwangdq LV7乒乓业余三级  
16 # 9分鐘前
謝謝分享,講的真好,給個贊!
回复

寫評論...
0
3
首頁 | 登錄 | 註冊
© Comsenz Inc.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8-18 17:16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440&extra=&mobile=2
[原創] 也談弧圈球的鞭打式發力,兼回道1828球友

趟過歲月之河 LV12乒乓市專業隊
昨天12:09 PM +關注
    道1828球友的文章,剛剛看過。謝謝樓主的用心之作,結合自身體會,談點粗淺的想法。我比較同意徐旋老師的意見。

    在弧圈球的學習中,鞭打式發力誤導了很多業餘愛好者。鞭打式發力更多強調的一是種結果,它和弧圈球要拉爆,同時要兼顧旋轉的道理是一樣的。它是一個結果,不是過程,確切來說,是種效果。它的前提和過程是腳下,腰,肩部,大臂,小臂,手腕甚至手指的千萬次的磨合,磨合的是一種正確的發力的框架和發力的順序,磨合出真正打摩結合的手感。

    正如荷花理論,沒有前29天的盛開,就沒有第30天的滿塘春色,又如澆開白開水一般,沒有前面99度的加熱,不會有後面1度的沸騰,是一個由束縛到自由,到隨心所欲的質變。正如專業球員,在極端的情況下,身體已東倒西歪,仍然可以拉出很爆很轉的弧圈球一樣。

    所謂的鞭打式發力,其實質就是一種正常的力量傳導,不過是起了一個極其理想化、帶有蠱惑人心的的新詞。大球時代,乒乓球的創新意識,求變意識,日益增強,但是萬變不離其中,比如正手的快帶,其實質不就是上個世紀的正手圍嗎?只不過更加強調了發力和旋轉,又比如正手指,其實際就是直臂的發力挑打,再比如正手擰,不就是過去的台內小兜翻嗎?等等,都是舊藥換了新瓶,當然在大球時代,我們對力量,對速度有了更多的要求、更多的想法,更多的追求。更加強調迎前,更加突出前後的發力。

    我們再回來,鞭打式發力,所強調的不過是讓弧圈球產生足夠的爆發力,和我們平時遵循的正常發力框架和發力順序,並無二致,同源同根。在日常生活中,常常見到,業餘愛好者,為了追求所謂的鞭打式發力,胳膊掄的很圓,一頓狂甩,亂甩,瞎甩,並沒有把腳下的力量,腰腹的核心力量,手臂發力的力量有機地整合到一起,破壞了發力的框架,導致弧圈的穩定性,協調性,融錯性大大降低。

    弧圈球發力時,只要能做到把腳上之力,轉腰之力,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力量,逐級傳導上來,把幾股力量同向瞬間爆發出來,迎著球體,從後向前,真正把自身的力量作用到球體上,實現打摩的兼顧,就會又爆又轉,如何實現,交給時間,交給當下,交給無數次枯燥機械的重複,交給一次次用心的感悟。摩擦的手感,不是悟出的,一定是苦練出來的。隨心所欲,不越矩,是打球和做人的最高境界。

   再次感謝道1828球友的的用心良作。


只看樓主
16
2
瀏覽198
回复16

分享到
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微博
QQ空間
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微博
QQ空間
取消
點擊進入"綜合討論"
評論
正序 / 倒序

廣隸 LV13乒乓省專業隊  
沙发 昨天 12:42 PM
好文,先咀嚼,再慢慢消化。
回复

广隶 LV13乒乓省专业队  
板凳 昨天 12:45 PM
“又比如正手指,其实际就是直臂的发力挑打”--岁月兄,正手指,这个技术还比较生僻,能否具体跟我们介绍一下?
本楼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01:09 PM
兄弟好。当近台出现半高球,机会球时,且来球不转,大臂和小臂几乎成了一条直线,作用于球的中间偏上位置,发力挑出。一些业余爱好者,称之为正手指,或者就叫指,很形象的,就如我们站在近台,用手指着一个地方,多用于侧身位,斜线爆挑。一般的挑打都是大臂和小臂有一定的弯曲,以肘部为力量的支撑点,靠小臂和腕子的进行翻挑,这样会带有一些摩擦,确保球越网,但遇到来球十分近网,且不转时,如果再往上摩擦,球一定会出届,就出现了大臂和小臂成一条直线的直臂挑打,不用摩擦,不用引拍,大臂带动小臂和手腕成一条直线,迎前直接抡出去。十分暴力。前国手马琳的必杀技。从效果看,就如我们用手臂伸直指向对方球台的某个方向。回复


广隶昨天 01:30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 :长见识了!马琳的视频以前经常看,但一直不知道那个动作叫正手指。谢谢 回复


回复

渠纲程 LV23乒乓至尊  
地板 昨天 01:54 PM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环太平洋 版主  
5# 昨天 01:58 PM
不错不错!
回复

ygdxlc LV11乒乓专业三级  
6# 昨天 03:14 PM
摩擦的手感,一靠苦练,二靠悟,二者兼而有之。
回复

焦兵必败 LV19乒乓天使  
7# 昨天 03:56 PM
我看到的樊振东正手拉弧圈时,引拍结尾时手的变化,那就是真正的鞭打式发力。其他人我还没看到与他相同的动作。
回复

食草狼 LV22乒乓世尊  
8# 昨天 03:59 PM
感谢楼主分享
回复

道1828 LV9乒乓专业一级  
9# 昨天 04:06 PM
好文好文,多谢楼主的认真分析,{:damuzhi:}{:damuzhi:}
回复

王小贵 LV23乒乓至尊  
10# 昨天 04:11 PM
并非逐级传递。
本楼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08:57 PM
详细讲来听听。 回复


王小贵昨天 09:10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 : 还是让徐老师说吧。我说也没说服力。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09:12 PM
不要拾人牙慧,更不要当传声筒。 回复


王小贵昨天 09:16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 : 以前我也说鞭打式发力只是发力合理顺畅的表现,并非像鞭子一样抽乒乓球,结果没人信。所以,懒得说了。反正迷信鞭子抽乒乓球的人打不好与不好都不关我事。 回复


回复


别和我聊天 LV12乒乓市专业队  
11# 昨天 05:35 PM
毫无意义的争论,就像你自己说的又是逐级传递又是瞬间爆发,不觉得矛盾吗?鞭打效应肯定是存在的,就像力从脚下生球从手上出肯定是有个传导过程,但时间太短了,非要说瞬间爆发也是对的
本楼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08:57 PM
并不矛盾,击过的过程,压腿、转腰,引拍之后的蹬转,挥动手臂框架,就是力量的传递过程,顺序反过来行吗?如手臂框架完成击球后,再去转腰?再去用腰腹的核心力量?再去蹬地?力从根生,手上爆冲的力量,哪来的?单单是手臂抡出来的?瞬间爆发,就是指要把力量更集中地作用于球体。力理传导的过程,体现一个人的能力,决定弧圈质量的高低。 回复


别和我聊天昨天 09:16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既然承认有力的传递(这是显而易见的),那就必然有鞭打效应,在你们所说的瞬间加强力的作用 回复


别和我聊天昨天 09:19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何来蛊惑人心之说,自己体会不到就不要妄下结论 回复


别和我聊天昨天 09:24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不论是小臂的快速收缩还是手指的突然抓拍都可以看做一种制动,让拍头快速击球,这就是鞭打效应 回复


别和我聊天昨天 09:25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你们可以说这是瞬间发力,也可以形象鞭打发力,个人理解和体会不同罢了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09:27 PM
我讲的,我说的,也都是我能做到的。当然,有可能受水平的限制吧。 回复


别和我聊天昨天 09:31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所以蛊惑人心之类的论断不要轻易下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09:39 PM
我的文中写到“在弧圈球的学习中,鞭打式发力误导了很多业余爱好者。鞭打式发力更多强调的一是种结果,它和弧圈球要拉爆,同时要兼顾旋转的道理是一样的。它是一个结果,不是过程,确切来说,是种效果。它的前提和过程是脚下,腰,肩部,大臂,小臂,手腕甚至手指的千万次的磨合,磨合的是一种正确的发力的框架和发力的顺序,磨合出真正打摩结合的手感”这种提法,很易误导初学者,导致象鞭子一样“狂甩,乱甩,乱甩”这是我要表达的核心。 回复


别和我聊天昨天 09:43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你有点杞人忧天了,事实恰恰是大家都理解鞭打效应是怎么回事,说的都头头是道不存在误解,只不过实现起来太难,知易行难,非千万次苦功不可得也 回复


别和我聊天昨天 09:44 PM
回复 别和我聊天:如果只是理解到位理解准确了就能解决问题,那乒乓球也太容易了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10:04 PM
兄弟的个性化的网名和聊天对话中的底气,够硬朗。应该是潜在坛中的高手,日后多多交流,多多指点。 回复


回复

wpillar 宣传大使  
12# 昨天 08:08 PM
鞭打式发力,说法很好呀,各自体验就是
回复

kwong LV23乒乓至尊  
13# 昨天 08:32 PM
其实应该先界定什么是鞭式发力,什么不算,拿一条长棍去打人算不算鞭式发力?显然不算,挥鞭发力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挥出后有一个突然的制动,甚至是倒抽,鞭才会以一波动形式前进。
本楼回复
王小贵昨天 08:37 PM
拿长棍打人,明显是棒打式发力。 回复


回复

王小贵 LV23乒乓至尊  
14# 昨天 08:41 PM
引用: kwong 发表于 2019-8-24 08:32 PM
其实应该先界定什么是鞭式发力,什么不算,拿一条长棍去打人算不算鞭式发力?显然不算,挥鞭发力有一个明显 ...

拿长棍打人,明显是棒打式发力。
回复

王小贵 LV23乒乓至尊  
15# 昨天 08:42 PM
弧圈球发力时,只要能做到把脚上之力,转腰之力,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力量,逐级传导上来,把几股力量同向瞬间爆发出来,迎着球体,从后向前,真正把自身的力量作用到球体上,实现打摩的兼顾,就会又爆又转,如何实现,交给时间,交给当下,交给无数次枯燥机械的重复,交给一次次用心的感悟。摩擦的手感,不是悟出的,一定是苦练出来的。随心所欲,不越矩,是打球和做人的最高境界。

==============================================
以上这一段,LZ做到了吗?
本楼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09:06 PM
我以前发的贴子,没入兄弟的法眼啊。一天练几个小时,如何练法,我都介绍过。虽然我是业余爱好者,虽究我一生,也无法达到专业水平,但业余爱好者可以拥有专业队员的精气神啊。热爱,绝不痴人妄语,绝不拾人牙慧,绝不故弄玄虚o我最最鄙视的就是嘴上的理论大师,实战时,不敢上台竞技的理论家。 回复


王小贵昨天 09:11 PM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 :能做到把脚上之力,转腰之力,大臂,小臂,手腕,手指力量,逐级传导上来,把几股力量同向瞬间爆发出来,  我是指这一段。。逐级传导。 回复


趟过岁月之河昨天 09:22 PM
還是老話,永遠走在熱愛的路上,和專業比,我水平不是很高,但能夠勤於實踐,勤於思考,自身的定位很重要,健身是前題,水平的高低在於自己遇到的朋友,遇到的球友和對自己的要求。力量的傳導,不就是整個身體擊球的框架的聯動嗎?還用多說嗎?回复


回复

變幻巧克力 LV19乒乓天使  
16 # 昨天08:45 PM
寫的很好。但是呢,就因為寫的很好,對這樣的作者,我覺得需要先介紹自身水平,哈哈哈哈。對隨手一寫的作者,我覺得倒是不用做過多追求,因為大家也不會仔細去琢磨。
本樓回复
趟過歲月之河昨天09:07 PM
不服,約球。回复


變幻巧克力昨天09:12 PM
回复趟過歲月之河:不約,怕。回复


回复

似水の逍遙315 LV10乒乓專業二級  
17 # 昨天08:49 PM
好文,建議申精
回复

寫評論...
2
1
首頁 | 登錄 | 註冊
© Comsenz Inc.

[ 本帖最後由 samson2012717 於 2019-8-25 00:44 編輯 ]

TOP

http://www.pingpangwang.com/foru ... 854&extra=&mobile=2
[轉載] 王吉生關於“三把鑰匙”讓解決技術動作問題不在困難的講課

北京孟大夫 貴賓
13小時前 +關注
王吉生關於"三把鑰匙"讓解決技術動作問題不在困難的講課(第五篇)



王吉生關於"三把鑰匙"讓解決技術動作問題不再困難的講課之(八):


案例-4,20分鐘教她學會推撥新技術
Screenshot_20190828_034711.jpg


那天我的一個早年的學生帶了他的女兒到北京六十六中學去練球,他特地讓我看看孩子的反手擊球動作。這是一個11歲的小女孩,非常喜歡打球,一直以來都是他的父親在教她。我發現她喜好用橫撥的動作打近台的反手對攻,雖然也能打過去,但是因為動作幅度大,不僅快速對攻中有點來不及,而且近台的正反手銜接也困難。為了趕上擊球的快速節奏,她經常出現將肘部架起來等球的毛病。我問她為什麼不用推撥技術,他的父親告訴我說,沒有教過她。為此我對孩子說:"你現在的反手動作可以用來拉下旋球,現在讓我教你學一個新的反手推撥技術吧。"於是根據三把鑰匙的第一把"軀幹帶動四肢"的要求,我先從教她身體的基礎用力開始,首先讓她將球拍對著來球置於身前,將身體重心置於左腿,右腳點地維持平衡。我用了圓規做比喻,讓她以左腿撐地為圓心,以圓心至髖關節的右側為半徑向後畫圓帶動引拍,然後再向前畫圓帶動揮拍出手擊球。
Screenshot_20190828_034808.jpg


一開始她總是習慣性"先引拍",於是軀幹被引拍動作扯動扭曲無法按要求動作。於是我讓她停下來,對她講解"軀幹帶動四肢"的用力順序,強調持拍手不可隨意動作,只能隨著軀幹的向後畫圓動作時引拍回收,隨著向前畫圓動作用力時出手擊球。經過幾次調整,她的軀幹動作用力開始正確了,手臂隨著軀幹用力的引導方向揮動,其用力軌跡也不再出現大的偏離了,只是初學的動作有些呆板、滯澀,僵硬。於是我要求她調整引拍與出手時間以對應來球節奏,很快她就開始有了放鬆協調的用力感覺啦。


見到第一把鑰匙起效,我開始用第二把鑰匙教她觸球瞬間的調節用力,教她拇指頂撥和前臂外旋旋擦的用力配合,雖然開始她的用力還是生澀,但是漸漸也有了一些控駕馭擊球的感覺;


見到第二把鑰匙開始起效,接著我又按照第三把鑰匙調整了她的拍頭位置,要求她在擊球前將拍頭位置低於來球。於是她的擊球弧線開始好了起來,由於弧線保證,手上有數了也使整個反手推撥動作越來越放鬆協調啦。在一邊的父親見證了這一從不會到會的過程,表示要將這種方法記住,回去繼續教她。
Screenshot_20190828_034734.jpg


當然學會了,不等於掌握了。距離熟練運用還有一段路要走,但是"入門"已經實現了,掌握也將不是難題,只要方向正確,運用也是指日可待。


從教她開始學,直到初步入門的過程大約用了20多分鐘,這剛好在我的估計之中。可見"三把鑰匙"用於教孩子學新技術也是非常有效率的。(待續)


王吉生關於"三把鑰匙"讓解決技術動作問題不再困難的講課之(九):


案例-5,用"轉屁股"改變她正手攻球的"頂肩"問題。


一批小學乒乓球特長生被北京的一所中學錄取了,這所中學是乒乓球特長學校,每天都能保證訓練。兩年過去了,孩子們都長高了,可是轉腰用力的技術動作問題卻成為了他們進一步提高的瓶頸。其中好幾個孩子都出現了正手攻球擊球用力時的"頂肩"(肩關節上叢)現象,影響他們的發力與連續進攻。雖然教練們想了很多辦法,但是問題一直沒有明顯改進。


那年,為了準備中運會,學校開始了大集訓,我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幫他們解決這個問題。


經了解,發現他們的主管教練總是想通過強調"蹬地"解決擊球的轉腰用力問題,因為按傳統的說法理解"力量從地面向上傳遞的",所以他們認為轉腰的問題也應該是蹬地用力不足所致。為此他們在訓練中總是反復強調"蹬、轉"。可是在我看來,正確的用力應該是"軀幹帶動四肢",蹬地只能移動重心,卻不能產生與擊球方向完全一致的用力。由於用力方向不一致,蹬地產生的反作用力總是向上的居多,因此無法直接作用於擊球。強調用力"蹬地"的結果——越是蹬地用力,轉腰動作用力就越是做不出來,力量反而被送到肩膀上去了,出現叢肩錯誤動作——看來都是"蹬地"惹得禍!


於是按照三把鑰匙中"軀幹帶動四肢"的原理,我要求他們在擊球時將身體重心完全保持在持拍一側的右腿上,以"右腿為軸"做完整的轉腰迎前揮拍的擊球動作。開始他們還不習慣,擊球時總是不由自主的蹬地。於是我誇張的要求他們說:"把左腳一起來,讓屁股完全坐在右腿上轉腰!"他們照著做了幾次,終於體會到轉腰帶動揮拍擊球的用力。


見到他們終於學會了轉腰用力動作,擊球時也產生了實實在在的駕馭感覺了,教練們也都從心裡樂了出來。有個教練跑來問我:"您怎麼知道用轉屁股的動作解決問題的?"我說:"軀幹帶動四肢是人體用力的規律啊。"其實,從擊球瞬間人體各部分的用力分工上來說,腿的作用力是"支撐力",而腰的作用力是"導向力"。將右腿蹬地的動態"蹬力",改為瞬間支撐轉腰軸心的靜態"撐力",從而使得轉腰向前用力獲得了一個穩定的"支點",這是人體關節的槓桿動作運動必須具備的條件。同時軀幹向前轉動的用力導向也引導了擊球向前用力的揮拍軌跡。一切都順理成章了,"頂肩"的動作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乒武堂)
只看樓主
5
1
瀏覽114
回复 5

分享到
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微博
QQ空間
好友
朋友圈
QQ好友
微博
QQ空間
取消
點擊進入"綜合討論"
評論
正序 / 倒序

橫打天下 實習版主  
沙發 10小時前
很好很好。
回复

zhangteng LV23乒乓至尊  
板凳 10小時前
感謝樓主分享
回复

許尒ベ丗謎褵 LV21乒乓儒尊  
地板 9小時前
感謝樓主的分享
回复

渠綱程 LV23乒乓至尊  
5 # 8小時前
感謝樓主分享
回复

泡泡 LV9乒乓專業一級  
6 # 半小時前
旋擦不影響拍面穩定嗎?
回复

寫評論...
1
4
首頁 | 登錄 | 註冊
© Comsenz Inc.

TOP

發新話題
最近訪問的版塊